官福军生前工作照
“过去了一整个的春天,在不知道的地方,很多的花儿开了又谢。有很多的爱,着急着表达,翻涌又停歇,在这样的早晨,从不畏惧的未来,从不停止的希望,穿越长长的夜。善良,是指引的光亮。我想,亲爱的,我爱着这世间的一切。”
这是官福军朋友圈里的一段话。
爱着这世间一切的,年仅45岁的羌族法官官福军在2020年8月25日下午5:30永远的离开了我们。他爱着门前的树,村寨的路,案牍上的文字,他不忘初心,永葆党员本色,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;他公平公正,坚守法治信仰,一言一行为群众担当。他在平凡的岗位上,用不平凡的行动诠释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,用实际行动增添了法徽的光彩,践行了党员的誓言!2021年4月21日,在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,官福军受表彰为“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。
工作中历练,实践中提高
农民、工人、检察员、法官、第一书记,官福军的种种身份凝练在一起,最终诠释出何为共产党员。
1975年10月,官福军出生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镇静州村。通过努力学习他考上了大专,毕业后成为一名工人,在岷山机械厂担任了八年技术员工作。
官福军爱着世间的一切,爱桌前的一叠叠的案卷,爱肩上的责任和内心的使命。2003年他远赴雪域高原,在红原县人民检察院从书记员做到检察员,在高寒的红原大草原服务牧民群众的八年间,他的思想逐渐成熟,2010年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。2011年,他回到家乡茂县人民法院,选定了最热爱的法官职业,在熟悉的田间地头奔走,化解乡里乡亲的矛盾纠纷。在他的请调报告上质朴的写到:我是家乡的儿子想为家乡做点事。
担任茂县赤不苏法庭庭长时,官福军在工作笔记本中这样写道:赤不苏法庭地处偏远,且是羌族群众居住集中的区域,如何更加便捷的服务辖区群众,做好普法宣传成为法庭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。带着这个信念,他主动走出去,用了不到半年时间,对每一个村组开展走访活动,主动参与到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中去,增进了群众对法律的了解,通过一次次的实地走访,丈量出了他心中村和邻爱的蓝图,并逐步得到群众信赖。
2014年,官福军查出“孤立性骨髓瘤”,经过短暂的手术和恢复,便又投身到工作中。一心想着服务好辖区群众,做好普法宣传工作,增进群众对法律的了解。他年均立案500件,平均每天接受群众法律咨询50次,几年来所办案件无一例出现上诉、上访,以过硬的案件质量和社会效果赢得了案件当事人和他人的一致好评。在工作期间先后被省州法院评为“信访安保先进个人”“立案工作先进个人”“个人嘉奖”。
不同的身份,一样的信念
“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,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,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。”《乡土中国》是官福军喜爱的一本书。他也好像是一块石头,顽固、固执,却又荡起了群众心中的点点涟漪。
2019年,病情加重的官福军仍然没有向组织提出请假休养,反而主动向院党组要求到茂县白溪乡余家沟村(现更名为洼底镇五寨村)担任驻村“第一书记”。他帮扶乡里,深入基层调研,解决邻里纠纷、带领全村发展产业,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。
半截髋骨,让他走路一瘸一拐,但却走的脚踏实地。入村以来,他为村道路新建堡坎1470立方,硬化路面100米,村活动院坝提升加固堡坎180立方。为7户贫困户每家落实一名公益性岗位,为两户重大疾病户争取了低保,为受药害的果农争取到赔偿款。为贫困户铺好养殖业产业发展,发放鸡苗,举办了养殖技术培训及电商培训,提高他们的种养殖业能力。为余家沟村争取到水土保持项目,协助解决多次纠纷。入股藏香猪养殖场,将年红利金分红给本村81户,213人,增加了村民的收入,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。通过不断努力,余家村最终实现了贫困村摘帽,贫困户全部脱贫。真心换真情,他坚持用情走访农户,用心服务群众,余家沟村的产业发展初见成效,民生改善较快提高。
“官书记,经常骑电瓶车来我们家中,关心我们的生产生活,与我们拉家长,特别关心我们在读书的两个孩子,帮我们的孩子找课本,我非常怀念他,更觉得惋惜。”贫困户余军在得知官福军离世后,向村干部谈到。
2020年疫情期间,在执勤卡点坚守3个月的他体重突然从180斤骤降至80斤,还在组织召集村民代表议事会、党员代表议事会,研究协商集体经济发展。《羌山深处的乡愁——余家沟村》是官福军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写下的热情洋溢、充满希望、形容美好的文字。
简单而朴实,幸福的模样
“感恩,这是属于我的爱情,属于我幸福的模样。”是官福军对妻子最深的表白。他对家庭满怀感恩,感恩妻子的全心关爱与支持,感恩父母的养育照料,感恩孩子的耐心懂事。
官福军和妻子张莉从学生时代就相互认识,毕业几年后共同的价值观让他们走到一起。妻子张莉说:如果没有丈夫的离开,他们的日子还是顺心畅意的。两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,有可爱的孩子,安稳的家,虽然长期两地分居,但探亲回家,他会帮着做家务,虽然笨手笨脚的,只能做稀饭,番茄炒蛋和红烧茄子。儿子出生后,又有母亲帮着照顾,没有后顾之忧,官福军想着做点事情。
当官福军把驻村扶贫的决定告诉妻子张莉,夫妻俩第一次发生了争吵,张莉既生气丈夫的“先斩后奏”,又担心他的身体状况。官福军拍着胸膛保证一定把自己身体照顾好,退休后还要陪妻子去北京国家大剧院听昆曲,沿着丝绸之路走一走河西走廊,看大西北,去海边看日出日落,儿子满18岁,要从走长征路,作为他的成人礼……对于丈夫的信任,张莉最终支持了他的决定。
领导、同事、村民们得知官福军的病情后,都非常关心他的身体情况,他拒绝了所有的疾病募捐和捐助。在后期治疗中,院领导、同事们多次前去看望,希望为他争取治疗资金、政策和募捐,都被他婉言而拒。他在拒绝院机关工委提出的帮助时谈到:”希望你们尊重我的个人意愿,我很清楚目前的情况,把你们的爱心留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吧,感谢!”
2020年8月25日,是儿子踏入高中生活的第一天,早晨官福军嘱咐妻子拍张孩子的照片,下午铁打的汉子倒下了……儿子说父亲是指路灯,只要我们记得他,他就永远活着。
“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”。官福军爱着世间的一切,群众脸上的微笑都记录着他爱的一切。他终于透过光,看穿了漆黑的夜,凭着坚定的理想信仰,在山间的灯火中,找到了最闪亮的答案。
中共阿坝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
蜀ICP备13011412号 | 投稿须知 |